一起读红二方面军战史14—再见了根据地的乡亲们!

发布日期:2024-10-14 08:21    点击次数:55

建议朋友们从第一章开始看

1935年11月19 日 ,红二、六军团从桑植刘家坪出发,开始了史无前例的长征,它是红军长征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红二、六军团于1934年10月在贵州印江木黄会师以后,在贺龙、任弼时等的正确领导与指挥下,先后解放了湘西的永顺、桑植、大庸、桃源、慈利等城市,很快建立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红二、六军团的革命行动,震惊了蒋介石和湖南的统治集团。1934年12月19日,湖南军阀何键向蒋介石发出了'情势紧张,全湘震骇'的急电,提出了'欲靖川黔,先靖湘西,欲除朱毛,先除萧(克)贺(龙)'的建议。

蒋介石再也不能对贺龙领导的这支江南'孤军'等闲视之。1935年初,蒋介石为了防止红二、六军团与中央红军会合,解除追击红军的后顾之忧,在以重兵围攻中央红军的同时,调集了湘鄂之敌约四五十个团的兵力,向刚刚成立不到3个月的湘鄂川黔根据地发动了疯狂的'围剿',妄图把红二、六军团消灭于大庸、永顺、桑植之间的狭小地区。

这时,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遵义会议已经召开。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解决了当时党内所面临的最迫切的军事问题。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在长征前成立的三人团,仍由中革军委主要负责人周恩来、朱德指挥军事,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及时地获悉了敌人对红二、六军团的'围剿'计划,于1935年2月11日发出了《中央军委关于战略问题给二、六军团的指示》,对粉碎敌人'围剿'的战略战术、方针政策、组织领导等问题给予了明确指示。

这是一个非常及时而重要的指示。从此以后,红二、六军团在战斗中不再采取以主力对主力,以堡垒对堡垒的打法了,而是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有机会打得赢就打,时机不成熟就转移;在内线如果没有歼敌的可能,就转移到外线去寻找战机。

战略战术对头了,在作战中也就由被动变为主动。在半年多的时间里,经过大小30余次战斗,粉碎了蒋介石及湘鄂敌人两个师、一个旅和一个师部,击毙击伤敌人万余,生俘敌人8000多;活捉了敌纵队司令兼四十一师师长张振汉及五十八师陈耀汉的参谋长、旅参谋长各1人,团长3人,营长以下军官300多人;击毙敌八十五师师长谢彬及旅长2人,团长5人;缴获长短枪近万支,轻重机枪100多挺,各种炮200余门,可谓战绩辉煌!

红二、六军团的作战,不仅牵制了湘鄂川黔等省的大量敌军,并且把进攻中央红军和江西、湘鄂赣红军的敌人吸引到自己方面来,光荣地完成了配合中央红军长征和其他革命根据地斗争的历史任务。

红二、六军团在粉碎敌人两次'围剿'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发展和壮大,红军人数发展到1.7万多人,并建立了一个拥有八九百学员的红军学校。

反'围剿'既然胜利了,为什么还要离开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呢?

首先,敌我力量对比悬殊。1935年夏秋之际,当红一、四方面军进入雪山草地后,国民党反动派已无法派遣大批军队与红军作战。于是蒋介石除了调一部分兵力在草地东边和北边防堵红军外,调集了更多的兵力来对湘鄂川黔根据地进行第三次'围剿'。

1935年9月,蒋介石在宜昌设立行营,由陈诚代他统一指挥'围剿'各军。参加'围剿'二、六军团的敌人,除了湘敌何键、鄂敌徐源泉等率各纵队在湘鄂川黔边境围攻外,又从江西等处抽调其嫡系部队樊崧甫、汤恩伯纵队,第二十六路军孙连仲等部队,总计约130个团的庞大兵力,几乎等于前两次'围剿'部队的总数。

中央红军突围长征后,蒋介石统治集团沮丧不已,这次'围剿'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之势。他们这次没有采用通常使用的那种长驱直入、急进猛追的战法,而是改为从四面八方对红军实行包围,逐段修筑碉堡,交替稳步前进的堡垒战术。他们日进三五里,边筑堡,边推进,企图把红二、六军团压缩在龙山、永顺、桑植之间的狭小地方,并予以消灭。

当时,红二、六军团计有12个团、红军学校(约1个团)、4个独立团(约等于2个团)及少数游击队,敌我力量对比显然十分悬殊,如果同敌人硬拼,那无疑等于以卵击石,后果难以预料。于是,红二、六军团面对优势敌人的进攻,主力部队即撤向根据地中心地区,准备在内线歼击敌人。但由于敌人采取逐段筑堡、交替前进的持久战法,红军多次寻战,未找到有利战机,而敌人的封锁线却愈收愈紧,根据地面积日益缩小,情况十分严峻。

其次,地形条件不利。苏区面积本来就不大,东西约300里,南北约100余里,地理位置虽重要,但回旋余地小。根据地东有洞庭湖,北有长江,南为沅水、澧水,西北是崇山峻岭,这样的地形条件是不利于大兵团机动作战的。况且,由于敌人的压迫,本来就不大的地区越来越小,红军难以展开兵力。

第三,根据地不巩固。湘西的社会情况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土地特别集中,地主、富农占人口不到10%,而占有土地却在80%左右;二是游民特别多,游民武装很厉害。省委对土地革命是积极的,抓得很紧。但那时的土地政策过'左',分配土地只是抽肥补瘦,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甚至对富农过重地征收粮食,这是错误的,激化了本来很复杂的社会矛盾。

另外,对工商业征税太多,对游民、杂色武装、绿林会道门武装,没有采取正确的政策改造他们,或者至少使他们保持中立。相反,我们却实行了过'左'的政策。例如,当时曾解除了争取来的游杂武装队伍的武装,并杀掉了其首领。这样便孤立了自己,把许多可以争取和使之中立的队伍,推到了敌人一边。所以苏区虽经近一年的建设,但地主武装和土匪并未彻底消灭,群众发动得也不充分。在强敌压境的情势下,原来躲进深山老林的反动武装又猖獗起来,进行反攻倒算。加上红军所处地区比较贫困,部队的给养和粮食供应都很困难,而敌人严密的经济封锁更加剧了这一困难。

10月中旬,中共湘鄂川黔边省委和中革军委分会在桑植刘家坪召开联席会议,讨论行动方针。会上摆出了两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一是突围转移到黔东的石阡、镇远、黄平地区,在广大无堡垒地带与敌人周旋;二是突围后按照朱德、张国焘的电报要求,在苏区附近活动。

这里有一些情况需要加以叙述。1935年7月至8月间,红一、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后,中共中央曾对电台的配置作了调整。负责中央军委与红二、六军团联络的电台和通讯密码、通讯联络规定(呼号、波长>都留在了红四方面军。从此,中革军委失去了与二、六军团的电报联络。为了恢复联络,红二、六军团长期收听、寻找中革军委的电台。1935年9月29日,红二、六军团电台的同志在寻找中革军委电台时,与红四方面军的电台沟通了联系(因该台用的是中革军委与二、六军团联络时的信号),二、六军团的同志误认为这就是中革军委的电台。

任弼时当即用密码给周恩来发去电报:'你们现在何处?久失联络,请来电说明此间省委委员姓名,以证明我们的关系。'不料,这份回电却被攫取了红军总部通讯专用密码的张国焘所截获。9月30日,红二、六军团收到了朱德、张国焘共同签署的回电:二十九日来电收到,你们省委弼时同志书记,贺龙、夏曦、关向应、萧克、王震等委员。一、四方面军6月在懋功会合行动,中央任国焘为总政委;我们今后应互相密切联络。

二、六军团领导人此时还不知道,因为张国焘的分裂活动,中共中央已率一、三军团北上,中革军委电台已在张国焘的控制之下。所以电讯联络恢复后相当一段时间里(直至1936年1月),二、六军团发给中央的电报,包括关于部队行动方针的请示报告,都未发到中央,而是拍发到了朱德、张国焘这里。这样,张国焘就独断地以红军总政委的名义向二、六军团发号施令。

10月 15日,张国焘把持的红军总部电示红二、六军团:

现在小地区内,固守固然失策,决战防御亦不宜,轻于尝试远征,减员必大,可否在敌人包围线外原有苏区附近,诱敌出碉堡,用进攻路线,集中全力击破之。

此即上文提到的朱德、张国焘电报。

会议根据中革军委2月1日关于'当必要时,主力红军可以突破敌人的围攻线,向川、黔广大地区活动,甚至渡过乌江'的指示和遵义会议精神,结合面临的实际情况,对战略方针进行了认真研究。一致认为:二、六军团在长江以南是一支孤军,在现地域内,要粉碎数十倍于我的敌人的'围剿'极为困难,根据地已不可能再继续固守;同时也不能按朱德、张国焘10月15电报的建议在苏区周边活动。因为敌人进入苏区以后,便会逐段修筑碉堡,然后,依托他们的碉堡阵地返回来'清剿'苏区周边地区。红军突围后,如不远去,必然重新陷入困境之中。因此,会议决定,主力撤出苏区,实行战略转移,突围远征,向贵州的石阡、镇远、黄平方向前进,以保存红军的有生力量,在广大无堡垒地区,寻求有利战机,转入反攻,粉碎敌人的'围剿',建立新的根据地。

贺龙在刘家坪红二军团长征动员会上讲话说:'现在我们二军团已经有了3个师8个团,六军团也建立了十六师、十七师和十八师,两个军团有1.7万人,而且个个都是能征善战的好汉子,这比我们刚刚会师的时候,扩大了一倍多。蒋介石搞了130个团来围攻我们。他们修筑碉堡,步步为营,我们活动的地盘越来越小。我们苏区建设了近一年,人民群众尽了最大努力,支援红军,可是这里山多,田少,加上敌人烧杀抢掠,哪还能养得起我们近两万人的红军?人要吃饭,马要吃料,可是老天爷长不出那么多粮食,所以我们只能转移到外线去,抛开这一大帮子乌龟壳子。外边地方大着呢,我们可以行动自如呀!'

战略转移的决策制定后,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转移。但是,要跳出这130多个团的包围,转到黔东去,谈何容易!在军委分会会议上,任弼时让贺龙拿个主意。贺龙想了想说道:

'怎么走?我们突围之后直奔贵州?那样,蒋介石围攻我们的几十万大军便会盯住我们不放。屁股后头跟着10万敌人,那可是很舒服的喽!你打又打不过,摆脱又摆脱不掉,我们就会处于被动局面之中,这不是好办法喽。'

大家觉得贺龙的分析很有道理,但却没有道出'谜底'。所以关向应急切地问:'老贺,你有什么办法?'

贺龙沉默了一会儿,提出了他几天来反复考虑过的建议:

'我的意见是,我们先到湘中去。那里地区辽阔,物产丰富。到了那里,一则可以补充物资,筹集款项,宣传抗日;二则可以威胁长沙。我们到了湘中,敌人怕我们进攻长沙,就会调兵追到湘中,这时我们再抛开敌人,转入贵州,在敌人部署被打乱后的无计划行动中,取得主动权。'

大家听后,你一言我一语地热烈议论起来,最后一致同意了贺龙的意见。

萧克说:'你这一步棋蛮鬼嘛!'

贺龙一笑,说道:'兵不厌诈嘛!打仗就得有点机灵劲。'

是啊,这的确是一次体现贺龙指挥艺术的'神来之笔'。当时包围苏区的敌军,东南有陈耀汉、郭汝栋、陶广、李觉等部;西北有徐源泉、樊崧甫、孙连仲等部。本来部队向贵州转移应该向西走,况且西边敌人也比较薄弱。但机智勇敢的红二、六军团却选择了东南作为突破口,直插敌人的心脏﹣兵力空虚的湘中。

战略意图明确之后,红二、六军团便开始了突围的准备工作。各部队迅速向根据地中心桑植一带集中,进行短期的休整。广大红军指战员除了紧张的军事训练外,还抽时间编草鞋、筹备干粮、制作轻便的担架、准备渡河搭浮桥的工具等,个个都忙得不亦乐乎。

红二、六军团各政治机关深入连队进行政治动员,说明当前的形势和任务,号召广大指战员以运动战打破敌人的'围剿'。与此同时,精简机关,从后方和领导机关中抽调多余人员,充实战斗部队;将各地的地方武装(独立团、营、游击队)组成第五、第十六两个师,分别编入二、六军团建制,随主力行动,使红军主力达到1.7万人;留下十八师坚持根据地的斗争,掩护主力突围;实行轻装,每个指战员只带几天粮食,必要的弹药和三五双草鞋;对老弱病残人员也作了适当的安置。

这时,红二、六军团的组织序列为:

红二军团:军团长贺龙,政治委员任弼时,副政治委员关向应,参谋长李达,政治部主任甘泗淇。下辖第四师、第五师和第六师。

第四师:师长卢冬生,政治委员冼恒汉,参谋长金承忠(不久由汤福林继任),政治部主任萧令彬(不久由刘亚球继任)。下辖第十团(团长刘开绪,政治委员朱绍田)、第十一团(团长覃耀楚,政治委员黄文榜)、第十二团(团长钟子庭,政治委员朱辉照)。

第五师:师长贺炳炎,政治委员谭友林,政治部主任萧新春。下辖第十三团(团长刘汉卿,政治委员陈世才)、第十四团(团长萧美臣)、第十五团(团长李文清,政治委员陈文彪)。

第六师:师长郭鹏,政治委员廖汉生,参谋长常德善,政治部主任刘型。下辖第十六团(团长萧启荣)、第十七团(团长范春生,政治委员廖海光)、第十八团(团长成本新,政治委员余秋里)。

红六军团:军团长萧克,政治委员王震,参谋长谭家述,政治部主任夏曦(牺牲后由张子意继任),政治部副主任张子意、袁任远。下辖第十六师、第十七师和第十八师。

第十六师:师长周保球,政治委员晏福生,参谋长刘子奇,政治部主任李铨。下辖第四十六团(团长张辉,政治委员胡荣)、第四十七团(团长黄珠子,政治委员罗章)。

第十七师:师长吴正卿,政治委员汤祥峰,参谋长刘转连(后贺庆积接任),政治部主任罗志敏。下辖第四十九团(团长王烈,政治委员陈东尧)、第五十团(团长刘忠,政治委员陈文彬)、第五十一团(团长贺庆积,政治委员王赤军)。

第十八师:师长兼政治委员张振坤,参谋长刘风,政治部主任李信。下辖第五十三团(团长樊孝先,政治委员余立金)。

这一切,从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和物质上为突围长征作了必要准备。

桑植是贺龙的家乡。在出发前两天,他为检查各师团行军前的准备工作,骑马带1个警卫班,走过30多里的山坡路,顺便到了他出生的故土﹣﹣洪家关。因为时间紧、军务忙,他没有进村,只从马背上跳下来站在山头上,对他熟悉的村庄望了片刻。村庄周围的峰峦,这时枫叶正红,像一片片色彩斑斓的晚霞,又像烈士的鲜血,染遍了山野。

往事如烟,却又历历在目。是啊,20年前举起义旗时,贺龙一家共9口人,而现在只剩下他一人了!特别是回忆起父亲、弟弟、大姐、二姐和满姑5人牺性的情景时,他更是悲痛难忍,怒火满腔。他知道,红军走后的斗争更残酷,家乡的遭遇会更惨。他默默嘱咐道:英雄的村庄,英雄的人民,日后,一定要经得起血与火的考验!

贺龙万万没有想到,这是他最后一次与多灾多难的故土告别。

11月19日,贺龙、任弼时下达了突围的命令。这是苏区人民难忘的一天。天空抹着一道道朝霞,地上铺盖着一层层明箱。广大指战员精神抖擞地集中在刘家坪前面的干田坝,排好队伍,整装待发。四乡八里的乡亲们来到队伍集合地的周围,有的提着葫芦装的包谷酒,有的带着橘叶包的糯米粑,热情地往亲人的红军手里送。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那些年轻的姑娘、媳妇们,他们怀里夹着新做的结结实实的布鞋,羞涩地在队伍中寻找着自己的未婚夫或爱人,对他们的亲人交待说:'穿着它,跟随贺老总去找毛主席吧!'那场面真是感人至极。

当晚,红二、六军团分别在刘家坪和瑞塔铺举行红军大会,誓师突围。红军指战员1.7万余人,在贺龙、任弼时等的领导下,从桑植出发,开始了伟大的战略转移﹣﹣长征。

尽管乡亲们当时还不知道这就是长征,但人们眼里饱含着依依惜别的泪水,目送着红军渐渐远去,深信红军一定会再回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